智能電視在中國市場正式銷售已經有一年多時間,市場比重從0到30%經歷了快速增長,產品也是幾經升級,然而,現階段在家電賣場仍不乏有人將網絡電視冒充智能電視在賣。長虹公司常務副總、多媒體產業集團董事長林茂祥近日表示:從去年開始,長虹就選擇了放棄做網絡電視,網絡電視的要求比智能技術要低很多很多,做網絡電視只會停留在低層次的競爭上,這也違背長虹做中國智能電視第一品牌的夙愿。
長虹率先實現全品類電視“智能標配”
中怡康零售監測數據顯示,截至8月份,智能電視產品市場市場滲透率已經達到30%,整體增速300%。家電專家、中國電子商會副秘書長陸刃波指出,智能是行業發展不可逆轉的趨勢,不僅彩電,冰箱、洗衣機都要智能,智能時代已經來臨。
另據奧維咨詢(AVC)的監測數據,到目前,長虹SmartTV內部結構占比已超過了70%,1-8月長虹智能產品的零售占比以20.4%的絕對優勢,居電視行業第一位(包括合資+國產品)。如果剔除掉同行企業的網絡電視,長虹智能電視的銷售量甚至超過幾個品牌的總和。
電視成本構成改變,智能應用占比增加
行業調查研究發現,現階段,平板電視產品的價值構成已經發生變化。以前,一塊屏的價格占到整機成本70%-80%,智能時代,由于更多硬件和軟件的植入,包括 CPU、內存、智能芯片、操作系統等,這樣屏占整機成本比重降低到50%-60%,甚至更低,智能電視的價值更多體現在使用體驗及職能內容服務方面,網絡電視在這兩方面完全沒有體現。
記者在賣場隨機詢問了不下10臺機型,導購介紹說都是智能電視,從實際體驗來看,都可以上網、瀏覽電影,但明顯有3款產品既不能下載、安裝智能APP,也不能識別人的手勢或者語音。專家表示,像這種產品就是混淆在智能電視產品中的網絡電視。
真智能贏在“人機交互”和“智能內容服務”
林茂祥表示,智能電視和網絡電視的主要區別在于人與人的交互和智能內容服務兩個方面。真正的智能電視必須具備專屬的定制系統:Android或者iOS,聯網后不需要借助輔助工具就可以直接網上沖浪和下載/卸載程序,具有語音、手勢、面部識別等功能,可以多屏互動、多終端互動。而網絡電視卻無法實現這些,未來智能的內容服務只會越來越人性化,交互操作越來越簡單化,偏離這個方向就是偽智能,這像現在市面上大量在售的“網絡電視”一樣。
推薦閱讀
無論是政策的支持、技術的完善,還是市場的需求,都預示著真正的智能電視時代已經來臨,彩電企業也正經歷著從“硬件”盈利模式向“硬件+內容+服務”盈利模式的轉變。 近日,長虹公司常務副總、多媒體產業集團董事長林>>>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林茂祥:長虹智能全面淘汰網絡TV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zhibo/20120924/868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