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一年前臨時放棄了IPO 計劃,盯著股票交易軟件上的數字享受自己身家倍增過程的,可能不是杰里米· 斯托普爾曼(隨著美國點評網站Yelp在紐交所上市,創始人杰里米· 斯托普爾曼的身家陡然上升到目前的1.78 億美元),而是比Yelp 更早一年建立的大眾點評網的創始人兼CEO 張濤。
杰里米· 斯托普爾曼和公司員工持有的股份在上市前已經被稀釋到約14%,而張濤和公司員工的持股比例要比這高得多。截至去年底,大眾點評的月活躍用戶為4,200 萬,點評2,000 萬條,收錄商戶超過150 萬家,而Yelp 月獨立用戶6,100 萬,點評2,200 萬條,收錄商戶53萬家。
“如果那時就上市,我們的估值可能會比照Yelp,那豈不是太虧了。”張濤說。作為一個替代方案,去年4 月份,張濤從摯信資本、紅杉資本、啟明創投、光速創投四家機構那里拿到了1 億美元的投資,隨即他將這些錢的近一半用于自己的新計劃—— 團購業務的營銷推廣。
在要不要發展團購業務方面,張濤有過一些糾結,因為當時大眾點評網已經實現盈利,而團購是一項高資本推動的業務,一旦進入團購,將意味著公司要回到2008 年前的虧損狀態,而這可能將公司帶入一條不歸路。
但換個角度,如果他不這樣做,大眾點評網的既有業務也可能面臨被侵蝕的危險,因為對一部分用戶而言,團購是一種更實惠的服務,而對商家而言,它只需按實際交易額支付費用,而不用像大眾點評的優惠券服務那樣要支付一筆相當于廣告的固定開支,或者為其提供的關鍵詞搜索服務支付費用。
所以,很快張濤就意識到,“團購是我們非常核心的業務”,雖然實施它的過程可能非常危險。隨即他不得不向員工們宣布,在公司有機會IPO 亦即員工們持有的股份有機會套現之前,他們還得經歷又一段可能非常漫長而艱難的二次創業過程。“最好等到各種業務很成熟時再上市。”他說。
即便這樣,相比那些Groupon 最積極的模仿者,大眾點評的團購業務的上線時間在分析人士眼中看來還是晚了很多——雖然實際上它只比處于領先位置的美團網晚了三個月。出生于上個世紀70 年代初、擁有沃頓商學院MBA 學位、在美國學習工作過12 年、什么都講究順序與規則的上海人張濤,發現自己不得不適應一種全新的草莽式的節奏。
不過毛利率之低和費用之高仍然超出了張濤的預期。競爭是如此的劇烈,以至于在Groupon 那里40% 的毛利率在這里只是天方夜譚—— 通常不到10%。這意味著幾乎所有的團購網站都在比誰的錢能燒得更快更久,而去年以來資本市場已經收緊了對中國互聯網公司的資本窗口,這已經讓大批團購網站死掉。
張濤將公司的再次盈利寄希望于行業的好轉。“也許再過一年兩年不再是這樣的競爭,大部分會被淘汰,形成721 格局,毛利率就應該回到20% - 40% 的水平,另外,隨著品牌知名度的提高和與大量商戶建立起良性的合作關系,營銷和人力成本還會下降。”他希望大眾點評最后能站穩排名前三的位置,不,最好是前兩名,并先于競爭對手于明年盈利。
讓張濤感到欣慰的是,團購業務也并非只索取不回報,在某種程度上它也對傳統的點評業務進行了非常必要的反哺。
由于過去點評業務局限在更少的城市,現在團購業務便將點評業務帶到了更多的城市;同時,在傳統點評業務下,雖然公司對點評的中立性給予了極大的關注,但由于用戶并不需用真實身份進行評價,便存在做假的空間,而團購后的點評則是建立在真實消費上的,這增加了點評的真實性—— 而這又會反過來令商戶進行自我篩選,避免弄巧成拙。
現在,他甚至開始有點適應這種全新的節奏。“我們現在提倡速度,我們培育了這么多城市,用戶數,我們的管理積累了這么久,不能再慢了,我們必須改變慢的文化。”他說。“快”首先是從移動互聯網開始的。如果不是團購,這兩年他一定會將最多的精力和資源放在這里,雖然這并不是說他這兩年并不重視移動業務。
早在2005 年,他就將他的老同學、時任掌上靈通高管的龍偉請來負責移動業務,并在2009 年智能手機開始普及時,率先開發了針對iOS 和Android 的手機客戶端。截止到2011 年第四季度,大眾點評網月瀏覽量超過6 億,其中手機客戶端貢獻了80% 以上的流量,手機獨立用戶數超過1,800 萬。
實際上,由于大眾點評在所進入的城市的餐飲服務領域處于領導位置,而餐飲又是最具隨機性、因而也最適合移動互聯網特點,業界人士很早就看好大眾點評在與移動互聯網相關的領域的潛力。
“現在每部智能手機都擁有一個LBS參數,同時消費者已經習慣各種需求通過手機立即能‘所觸即所得’,這必帶來消費需求和服務的本質性或革命性變化,而大眾點評在其中占據很好的位置。”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合伙人計越說。紅杉在2006 年就對大眾點評進行了第一輪投資。
蘇會燕則認為,“大眾點評過去的人流和內容變現能力有限,團購與位置服務結合,可望產生很多變現機會,相反,如果它不能抓住用戶向移動轉移的機會,其原有基于PC 的用戶就可能面臨被分流。”
偶爾,張濤也會擔心業務的快速擴張會損害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點評標準,因此會在開展團購業務時努力回避那些用戶點評評級低于三星的商戶,并會對商戶的裝修、投資額度等進行考察,另外,還會小心翼翼地對待那些高危行業,比如教育。他害怕某天一覺醒來發現用戶開始拋棄大眾點評最核心的點評業務。
另外一個讓張濤認為必須“快”起來的因素,是無處不在的行業創新趨勢。他認為互聯網現在來到了一個創新的突破期,并且可能在三個方面產生顛覆性的模式,即“如何把服務行業互聯網化,市場巨大,但沒有做,每一個細分領域都可能通過互聯網方式改變;移動的環境不一樣,云端的東西,信息的同步,圖片,位置,也會出現新東西;電商發展到一定階段,用戶選擇太多,如何降低用戶的選擇成本,電商需要有新賣法。”
他希望大眾點評在前兩個領域抓住機會,而且認為已經有了一些成績。但他仍然不放心,因為他害怕顛覆性的創新會突然出現。
“誰也不知道會怎樣,只能不斷試錯,我們必須不斷試錯,看哪些真正適合我們,大家都在一個起跑線上。”他坦言道。
他甚至開始改變一些過去的看法,比如他曾一度認為Yelp 進入團購和移動互聯網晚了,但現在他認為這種說法也許在中國是對的,但在美國就不一定適用,因為那里的創新更加遵循分工專業化的原則,人們都追求更新的東西。
推薦閱讀
用友軟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CEO 王文京 企業計算(包括企業、政府、其他社會組織等組織類計算)是當代計算技術和應用最重要的領域之一,也是信息技術和信息服務發展的焦點之一。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企業計算已成為企>>>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張濤:大眾點評網變換節奏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22/20120606/66139.html